念奴娇《钓鱼台怀古》
古今立邦,大贤佐,
百年难得一场。
陳仓滋泉,人皆知,太公十年钓君。
泉水潺潺,跪石探渊,鱼翔浅底游,柏荫古寺,青烟伴灯不眠。
当年文王访贤,闻公钓直钩,趋野相探,轻言显山,同車归,辅王兴周灭殷。
周鼎天下,文王封齐,文治尊始祖。
人各有志,择主久持天成!
念奴娇《钓鱼台怀古-2》
古今立邦,大贤佐,
百年难得一遇。
陳仓滋泉,人皆知,太公十年钓君。
泉水潺潺,跪石探渊,鱼翔浅底游,柏荫古寺,青烟伴灯不眠。
当年太公伐纣,弃龟卜独决,毁自归路,大战牧野,溃殷軍,灭纣诏告周立。
周朝定鼎,封公于齐,文治天下安。
人各有志,择主久持天成!
写于2015年5月15日
( 钓鱼台,在宝鸡市陳仓区天王镇伐鱼河上,系姜太公隐居垂钓之处。姜子牙佐周灭商之事。《史记》、《吕氏春秋》、《搜神记》、《水
宝鸡钓鱼台
经注》著名典籍多有记载。著名历史人物李白、杜甫、苏东坡等都借此赋诗抒怀。
唐贞观年间,始于此建太公庙,植四柏;上元元年(760),唐肃宗李亨封姜为武成王。迄于清,历代在此建有文王庙、三清殿、王母宫、玉皇庙、吕祖洞、九天圣母庙、戏楼、钟楼及寝室等20余座、60余间,分布在岩壑翠柏之中,加上滋泉、丢石、望贤台、巨柏等自然风光辉映,钓鱼台更具魅力。现存建筑有硬山脊三清殿、太公庙、玉皇庙及歇山顶九脊文王庙等。钓鱼台被列为省、市旅游点之后,先后两次维修,钓鱼台新姿展现在中外游人的面前
主要胜迹有:
滋泉:位于钓鱼台东南山根,直径约6米,水深齐胸,清澈见底,汇入山溪,北注入渭。传云此泉与“水府”通。樵人武吉,当年伐薪归来,入泉洗浴,不慎掉进“水府”,见一马碾谷,武吉掬起谷皮来看,竟然全系黄金,姜子牙料此泉非同寻常,故于此垂钓十年,终酬平生壮志。
钓台:在滋泉南。为一巨石,宽2米,长2.36米。从水面至石顶高0.80米。石面平广。钓台北沿,有两道膝痕,左长39厘米、宽19厘米、深13厘米;右长60厘米,宽深与左同。东北西南方向,有一白色石纹,粗如拇指,上缠绕盘曲绳纹,传谓姜太公钓竿。
石室:子牙栖息之所,位于滋泉南约5里之山坡。此处沟狭山高,林木深秀,极为幽静。有后人所修庙宇、栈道。今皆被水库所淹没。
望贤台:位于文王庙后山顶。台平坦,可容数十人。北望,滋泉钓台均收眼底。传周文王即于此发现姜子牙。
武吉洞:位于钓台南约一里。传谓武吉伐薪避雨处。
钓鱼台除上述历史遗迹外,尚有胜景八处:
仙山奇雾:钓台周匝山势高峻,翠柏遍布。倘若雨天,奇山翠柏尽都笼罩于烟雾之中,渺渺茫茫,若隐若现,神秘莫测。深山幽谷,伴之流水潺潺,别有一番情趣。若晴日远眺,烟雾蒸腾,及至进山,则烟雾全然不见。只见满目青山,遍地芳草,溪水潺湲,莺鸣鸟啼,颇令游者怡心快目。
奇石叠翠:钓台四周尽系石山,然翠柏葱茏,分外幽雅、清丽、迷人。
浪声莫测:钓鱼台之前,为盆状地形。进谷口数步,只听林涛呼呼,水声喧哗,犹万马厮杀,电闪雷鸣。后退数步,声息全无,只觉山寂水静,柳暗花明,一片幽雅风光,俨然另外一番世界。
璜石玄立:太公庙前溪水中,一巨石,屹然挺立,此即璜石,高6.66米,顶平广,上面直径11.2米,根部仅4米,恰似莲座。璜石上刻一米见方楷字“孕璜遗璞”,系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宝鸡知县徐文博所书。)
念奴娇《钓鱼台怀古》
0 comments